世界精神卫生日特辑:别让情绪内耗,拖垮你的大学生活
日期:2025-10-10 14:27:33  作者: 来源:  浏览量:0

“深夜还在赶作业,对着空白文档发呆”“看着朋友圈里同学获奖、实习,总觉得自己一事无成”“想和室友好好相处,却总在小事上忍不住焦虑”…如果你也有过这样的瞬间,别担心,你不是一个人在“战斗”。

每年的10月10日是世界精神卫生日,这个节日从1992年开始,至今已走过30多个年头。它的核心意义,从来不是“给有心理问题的人贴标签”,而是想告诉每一个人:精神健康和身体健康一样重要,关注情绪、接纳自己,是我们一生都需要学习的课题。尤其对正处于人生转折期的大学生来说,了解精神卫生知识,更是对抗迷茫、焦虑的“刚需技能”。

一、出现“小情绪”,可能是身体在“求救“

很多同学总觉得“心理问题离自己很远”,但事实上,学业压力、社交困惑、未来焦虑……这些大学生活里的常见困扰,都可能悄悄影响我们的精神状态。当出现这些信号时,其实是情绪在提醒你“该停下来关心自己了”。

(一)睡眠变得“失控”

要么凌晨三四点还睡不着,翻来覆去想“明天的课前演讲会不会搞砸”;要么白天醒不来,哪怕睡了10个小时,还是觉得浑身没力气。

(二)对喜欢的事“提不起劲”

以前爱追剧、打球和朋友约饭,现在却只想窝在宿舍里,连消息都懒得回,甚至觉得“做什么都没意义”。

(三)总在“自我否定”

考试没考好,就觉得“自己真笨,肯定毕不了业”;和同学闹点小矛盾,就担心“大家是不是都讨厌我”,反复纠结自己的“缺点”。

(四)身体出现“莫名不适”

经常头晕、胃痛、心慌,但去医院检查却没发现任何问题—这可能是情绪在通过身体“说话”,比如长期焦虑就容易引发肠胃功能紊乱。

别把这些信号当成“矫情”或“玻璃心”,它们就像身体感冒时的“咳嗽、发烧”,是在提醒你:“最近太累了,该调整啦”。

二、关注精神卫生,给情绪“充电”

关注精神卫生,不需要花很多钱、做复杂的事,一些日常小事就能帮我们给情绪“充电”。试试这3个简单又实用的方法,从今天开始行动吧:

(一)“呼吸放松法”:赶任务累了就试试

你觉得心跳加速、脑子乱糟糟时(比如考前紧张和人吵架后),找个安静的地方坐下,闭上眼睛,用鼻子慢慢吸气4秒,感受空气进入胸腔,再用嘴巴慢慢呼气6秒,重复5次。这个方法能快速激活身体的“放松模式”,让情绪从“暴躁的小火山”慢慢平复下来。效果比喝一杯奶茶还好—毕竟奶茶喝多了容易发胖,而呼吸调节既免费又无负担。

(二)“小成就清单”:对抗自我否定

准备一个小本子,每天晚上花2分钟写下3件“今天做到的小事”,比如“认真听完了一节课”“给妈妈打了电话”“按时吃了三餐”。别觉得这些事“太普通”,积累这些小成就,就像给自信“攒零钱”,慢慢你会发现:“原来我每天都在变好,我并没有自己想得那么差”。

(三)“主动断联”:给情绪“留空间”

刷手机时看到别人的“完美生活”,很容易陷入“对比焦虑”?试试每天设定1小时“无手机时间”,把手机调成静音,去做一件“不费脑”的事:去操场走两圈、给植物浇浇水,甚至只是坐在窗边看看云。暂时脱离“信息洪流”,能让我们从“和别人比”的焦虑里抽离出来,重新关注自己的感受。记住,你的“不完美”,也值得被爱

世界精神卫生日的意义,从来不是“只在这一天关注精神健康”,而是希望我们能把对情绪的关心,变成日常习惯。就像我们会定期运动、吃健康的饭一样,也记得多和自己的情绪“聊聊天”:“今天开心吗?累不累?需要休息吗?”

就像树木会落叶,花朵有花期,我们的成长也会有“慢下来”的阶段。如果感觉撑不住了,不要硬扛—可以和室友吐槽,去心理咨询室聊聊,甚至跟父母说一句“我最近有点累”。真正爱你的人,不会因为你的“不完美”而离开,反而会陪伴你一起慢慢调整。今天,不妨给自己一个拥抱,对自己说一句:“你已经很努力啦,接下来也要好好爱自己哦”!




校址:河南省郑州市郑东新区前程大道169号(郑州校区) 河南省开封市兰考县东泰路8号(兰考校区)
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地址及联系电话:郑州工商学院(东院)实训大楼四楼(郑州校区) 0371-85303525 24号教学楼与25号教学楼连廊二楼(兰考校区) 0371-2277552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