各学院:
春季开学,学生面临返校适应、学业压力调整、人际关系重建等多重挑战。为保障新学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序开展,切实维护学生身心健康发展,现就春季开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示如下:
1. 重视返校适应评估。密切关注学生返校后的心理状态,重点筛查寒假期间经历家庭变故、经济困难、人际冲突或重大事件的学生。辅导员、班主任应通过走访、座谈等方式及时了解学生动态,建立重点关注学生档案,制定个性化帮扶方案。
2. 开展心理健康筛查。通过座谈或一对一访谈等形式,全面摸排学生寒假后的心理状况,尤其关注学业焦虑、考研失利、就业困难、性格孤僻、人际关系紧张、曾患心理疾病及情绪波动明显的群体。对筛查结果异常的学生,应及时向学院领导反馈并上报心理健康教育中心。
3. 组织适应性教育活动。结合新学期特点,开展“开学第一课”心理健康专题讲座,内容涵盖压力管理、时间规划、目标设定及积极心态培养。利用班会、社团活动等平台,组织团体辅导、破冰活动,帮助学生重建校园归属感。
4. 强化家校协同机制。针对重点关注学生,主动与家长沟通寒假期间学生表现及当前心理状态,明确家校共育责任。通过家长信、线上会议等形式普及心理健康知识,引导家长科学关注学生情绪变化。
5. 创新宣传教育形式。利用微信公众号、短视频平台等新媒体,推送“开学心理调适”“减压技巧”等系列内容。结合春季学期心理健康主题活动,策划主题宣传活动,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氛围。
6. 完善心理服务保障。确保二级心理辅导站正常开放,合理安排咨询时间,提供预约咨询服务,满足学生需求。加强班级心理委员、宿舍心理健康教育信息员及朋辈心理辅导员培训,提升专业素养,发挥朋辈支持作用。
7. 预防心理危机事件。充分发挥“学校-学院-班级-宿舍”四预警防控体系作用,定期跟踪学生心理状况,对不同心理健康状况的学生分类干预。对有心理问题史的学生持续回访,动态监测适应情况,发现高危信号,立即启动多部门联动干预。
请各学院高度重视春季学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,统筹资源、压实责任,确保各项措施落地见效,为学生健康成长保驾护航。有关工作情况和特色做法,请于2月24日12点前及时报送心理健康教育中心,有关图文资料发送到邮箱:zzgsxljk@163.com(文件和邮件均命名为“学院全名+2025春季开学心理健康工作情况”)。
心理健康教育中心
2025年2月17日